学院简介
飞行学院成立于1993年9月,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办。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五育”并举,践行“三全育人”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已有教学资源,发挥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集航空航天学科群的整体优势,彰显“空天信”融合特色,以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为主干学科,以培养学者型飞行员、专家型管理者和创新型领路人为目标,设有飞行技术、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三个本科专业。
飞行技术专业为建院初期设置专业,以理论学习与飞行实训相结合为特色,创建了“全周期校企融合、全覆盖国际培养、全方位价值塑造”的民航飞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理论-实验-实践”校企协同多层次教学体系,为民航打造了一批兼具“航空理论的实践者”“国际标准的执行者”“飞行安全的守护者”于一体的拔尖飞行人才。截至2025年3月,学院已为民航业输送了5811名飞行员,其中两千余名飞行员被聘为责任机长。
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专业成立于2006年,主要培养具有民航相关基础知识,以机械设计与维修、信息处理与应用、民用航空管理等为主要方向的交叉型人才,2022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成立于2017年,是国内高校首个设立的无人机专业,多学科交叉实现无人机系统设计、运用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以无人机系统前沿需求为牵引,以产教融合为特色,培养具有系统思维、创新意识与领军领导潜质的复合型人才,2022年被评为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飞行学院以建设支撑“民航强国”的一流特色学院为目标,注重引进卓越师资,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为100%,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学院获批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科技部外籍引智专家项目和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多个教学研究项目;同时,学院聚焦智能网联无人系统、民用航空安全等前沿技术,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民用航空局和国防科研项目,获多项省部级和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学院简介
飞行学院成立于1993年9月,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办。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五育”并举,践行“三全育人”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已有教学资源,发挥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集航空航天学科群的整体优势,彰显“空天信”融合特色,以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为主干学科,以培养学者型飞行员、专家型管理者和创新型领路人为目标,设有飞行技术、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三个本科专业。
飞行技术专业为建院初期设置专业,以理论学习与飞行实训相结合为特色,创建了“全周期校企融合、全覆盖国际培养、全方位价值塑造”的民航飞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理论-实验-实践”校企协同多层次教学体系,为民航打造了一批兼具“航空理论的实践者”“国际标准的执行者”“飞行安全的守护者”于一体的拔尖飞行人才。截至2025年3月,学院已为民航业输送了5811名飞行员,其中两千余名飞行员被聘为责任机长。
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专业成立于2006年,主要培养具有民航相关基础知识,以机械设计与维修、信息处理与应用、民用航空管理等为主要方向的交叉型人才,2022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成立于2017年,是国内高校首个设立的无人机专业,多学科交叉实现无人机系统设计、运用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以无人机系统前沿需求为牵引,以产教融合为特色,培养具有系统思维、创新意识与领军领导潜质的复合型人才,2022年被评为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飞行学院以建设支撑“民航强国”的一流特色学院为目标,注重引进卓越师资,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为100%,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学院获批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科技部外籍引智专家项目和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多个教学研究项目;同时,学院聚焦智能网联无人系统、民用航空安全等前沿技术,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民用航空局和国防科研项目,获多项省部级和国家级科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