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飞行学院101612班的同学们联同北航彩虹明天协会和清华的爱心协会共同举办了一个名为“向上阳光行”的活动。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带领向上小学的小朋友们游览清华。而向上小学实质上是一间专为外来务工者等弱势群体的子女开办的公益学校。以下是活动结束后,101612班的两名同学所写的感想。
(一)
清华,中国最高学府,几乎所有学生都梦寐以求的地方,如今就在我眼前。清华的学习气氛,不断的冲击着我和一群外来工子女。身为北航学子的我爱校同时也向往着更高的目标,对于外来工子女们,最高学府就是他们的理想圣地,就是他们的知识殿堂。我把目光由清华古老而有名气的建筑,转向外来工子女。从他们兴奋、高兴的情绪看来,他们的心此时是与我一样的,但他们雪亮的眼睛带着如饥似渴的表情,无疑他们更想进清华,更想感受中国最高等学科带来的知识快感的表现。
没有陌生的感觉,没有自卑的意念,只有一心想受高等教育的孩子们,就是给我的最深印象。外来工子女无须用言语回答他人问及的问题,他们的内心、外表流露出的一切便是答案。知识能改变命运,他们始终相信这句话,他们相信;命运从此改变,理想由此放飞。 此时的我思绪又回到自己,回想起小时候一心为到北京的大学学习而努力便感到无比欣慰。作为一名北航学子,作为一名飞行的学院学生一定会努力学习为梦想插上翅膀。
周斌
10161069
(二)
外来务工者的子女,他们与清华到底有多远……
没有体育课,没有历史课,没有足够的老师给他们上课,有时就是一些大学生给他们上课……在交谈了解之后,我才深深体会到他们这个弱势群体的艰辛。他们生活在繁华都市的边缘地区,没有好的生活学习条件。平时他们的父母又在外忙碌的干活,因而他们很少与父母沟通。有的小孩表现得有些内向,不愿与其他的小孩玩,更不愿与我们这些大学生交谈,他们贫困的生活,使他们很不适应繁华都市的热闹,尽管他们有孩子好玩的天性。
然而,使我感到惊讶的是他们中有人抽烟,我不知道是否真实,但既然他们其中有人提出,就多少有些问题。但转念一想,他们的父母每天都在为生计而奔忙,根本没有时间来管教他们,再加上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极易学坏了……
如今,我国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但是在繁华的背后,却仍然有着许多的无奈。外来务工者的子女,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父母的教育,我很难想象这些祖国的花朵怎样成长,会成长成什么样子……我们对教育领域的人力物力确实在增加,但为何还会出现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为什么他们就与繁华的都市显得格格不入?为什么他们就不能享受到祖国发展带来的成果呢?
这说明,我们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教育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贫富差距,国民精神素质,这些问题在我们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却在加大和后退。没有精神食粮,人的灵魂就不免空虚,有再高的经济水平,人也只能如行尸走肉一般。
农民工子女需要帮助、需要社会和政府的帮助,更需要精神层面上的帮助!
他们与清华有多远?如果只有物质上的帮助,那么这个距离永远会存在,但如果有精神上的教育,他们的心灵与清华就会是零距离!
卢启明
1016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