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至8月14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的飞行学员们在澳大利亚墨尔本CAE航校完成了一场为期16天的暑期飞行实训。从理论筑基到真机翱翔,从应对复杂气象到独立完成五边飞行,从课堂学习到文化探索,学员们在南半球的蓝天下完成了一次兼具专业性与成长性的飞行启蒙,用严谨与勇气书写了新一代民航人的成长篇章。


实训伊始,CAE航校便以"安全至上"为核心开启理论课程。航校教员详细讲解了安全须知与"report any abnormal condition"的飞行准则,北航兰巍副院长也对安全纪律作出强调,为整个实训的安全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理论课堂上,学员们系统学习了飞行原理、检查单规范、陆空通话技巧及飞机操纵特性。从平飞时升力、重力、推力、阻力的平衡关系,到俯仰、滚转、偏航时的力学原理,再到失速改出的标准程序,教员们以生动案例拆解抽象概念。全英文授课环境虽带来挑战,但学员们迅速组建学习小组,课后互助翻译专业术语、模拟陆空对话,短短数日便实现从"听懂指令"到"流畅回应"的突破。

实训期间,学员们进入机库维修车间和模拟机训练中心参观见学,深入了解航空器维护流程和模拟训练系统运作,强化了对“飞行安全依赖于全方位保障”的认知。
真机训练在塞斯纳172型飞机上展开。在墨尔本多变的冬季天气中,学员先后完成常规起降、大风条件下的五边飞行、雨天仪表操控和失速改出等高难度课目。一名学员在飞行日志中写道:“当飞机在失速抖动中重新获取升力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飞行员的判断与决断。”

实训中,复杂气象成了最好的“教具”。强风天气下的首次五边飞行考验着学员的操控稳定性:保持爬升率、精准转弯、与塔台实时沟通,学员们在颠簸中完成航线切入与进近下降,积累了大风条件下的飞行经验。雨天训练中,雨水模糊风挡,学员们需在滑行时紧盯中线,起飞后凭借仪表与经验修正姿态,“侧风乱流虽强,但教员的指导让我们学会在动态中找平衡。”学员刘知远回忆道。

失速训练堪称“飞行员成人礼”。当飞机迎角达临界值,机身剧烈抖振,学员们需立即执行“松杆减小迎角、踩舵抑制偏航”的改出程序。“失速瞬间的失重感让人紧张,但按规程操作后,机翼重新‘咬’住气流的那一刻,成就感难以言喻。”学员侯承含说。
晴空下的莫拉宾机场,学员们首次独立完成五边飞行:从17L跑道起飞,经二边、三边、四边调整姿态,最终平稳落地。学员陈梓铭回忆到:"当独自将飞机停回机位,摘下耳机的瞬间,才懂什么是'天空的勋章'。"
在最终的考核飞行中,学员们在侧风13节的条件下独立完成四次起降,通话语调平稳、操作程序规范,获外籍教员“技术稳定、心理素质过硬”的评价。
16天实训中,学员们完成8小时真机飞行,掌握了五边飞行、失速改出等核心技能,英语水平与跨文化沟通能力显著提升。更珍贵的是,他们收获了对"飞行员"身份的深层理解:不仅是技术的精准,更是面对挑战时的冷静、对安全的敬畏,以及团队协作的默契。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优秀的飞行员既要能驾驭蓝天,也要懂得扎根大地。"学员王瀚霆的总结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学员们带着墨尔本的蓝天记忆与成长感悟,为未来的飞行生涯蓄力。正如航校留言簿上所写:"CAE的跑道虽短,但它指向的天空,无限宽广。"

文:吴坤 图:暑期学校项目组
审核:兰巍、谢正洋